周云成,1964年生于唐马寨镇翟家村。1980年夏至1982年5月,就读于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云成念小学时,就坚持做好事,经常帮助军烈属和"五保户"解决困难。他关心和爱护同学。一次在做好事回来的路上,把自己衣服借给家远的同学穿,自己却被淋个透湿。冬天,有的小同学手冻肿了,他就摘下自己的手套给戴上。发现别的同学中午没吃饭,他就把自己的饭让给别人。一位老人手推车坏了,他主动把老人送到家。他做多少好事谁都记不清,只记得凡是学校评选好学生和好干部时总是有他的名字。
在高中念书,他只买过两次水果和糕点,但他却一口也没吃,而是把这些东西送给了生病的陈乃强和刘维义同学,这两位同学看着周云成送的东西不忍心吃下去。他们知道周云成从来不买零食,不乱花一分钱,平时总是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补了三块补丁的劳动布上衣。常有人来学校卖馒头和油条等食品,他一次也不买,总是吃学校的玉米面饼子。他自己节衣缩食却花这么多钱买东西送人,这两位同学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在一次开学前,父亲周宗仁多给周云成10元钱,周云成却暗暗把钱塞在病重的母亲身边5元,然后悄悄离去。1982年开学初,周宗仁给他拿110元学习费用和零用钱,他把钱放在舅母田素坤那里,两个月过去了,他只花出12元。
周云成共两次临危不惧抢救同学,最后一次是在首山火车站。1982年5月11日12时13分,从大石桥开往苏家屯的1215次载货列车,以每小时75公里的速度向首山火车站开来,就在此时,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火车前方不远的铁道上被惊呆了,有几位在车站两侧的行人,急忙向小孩跑去,但是距离太远,已经来不及了。正在这时,到首山照相馆取照片回来的周云成忽然听到身后火车紧急的鸣笛和人们的喊叫声,回转身看到了险情,尽管司机按下了"死闸",车轮火星直冒,但火车一时仍不能停下来,仍以每秒20多米的速度向前疾驰。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周云成不顾一切地向着两个孩子冲过去。一纵身跃上铁轨把小男孩抓起来顺手扔向西边,这时他如果顺势跑出去还来得及。但他没有顾及自己,而是竭力把小女孩推出路基,两个孩子得救了,周云成却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周云成的壮举不是一时激动而产生的行动,而是党多年培养教育的成果。他是时代的好青年,是广大同学学习的榜样。
辽宁省民政厅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的"不计生命长短,追求人生价值","永恒勤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的格言,成为激励广大青年成长的动力。他的事迹被写成报告文学《周云成的故事》,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片名《时代之子》)。1993年,辽阳县首山公园竖立了周云成烈士像,每年的清明节,辽阳县一高中等学校都组织学生前去祭扫周云成烈士墓。
(责任编辑:管理员) |